傍花随柳 : 形容春游的快乐。闭月羞花 : 闭:藏。使月亮躲藏,使花儿羞惭。形容女子容貌美丽。冰肌玉骨 : 冰:晶莹。肌骨如同冰玉一般。形容女子肌肤莹洁光滑。冰清玉洁 : 象冰那样清澈透明,象玉那样洁
傍花随柳 : 形容春游的快乐。
闭月羞花 : 闭:藏。使月亮躲藏,使花儿羞惭。形容女子容貌美丽。
冰肌玉骨 : 冰:晶莹。肌骨如同冰玉一般。形容女子肌肤莹洁光滑。
冰清玉洁 : 象冰那样清澈透明,象玉那样洁白无瑕。比喻人的操行清白(多用于女子)。
冰雪聪明 : 比喻人聪明非凡。
不知肉味 : 原指被美妙的音乐所陶醉,因而辨不出肉味。后形容专心学习,吃东西辨不出味道。也形容生活困难,无肉可吃。
才子佳人 : 泛指有才貌的男女。
姹紫嫣红 : 姹、嫣:娇艳。形容各种花朵娇艳美丽。
肠肥脑满 : 肠肥:指身体胖,肚子大;脑满:指肥头大耳。形容不劳而食的人吃得饱饱的,养得胖胖的。
沉鱼落雁 : 鱼见之沉入水底,雁见之降落沙洲。形容女子容貌美丽。
城北徐公 : 原指战国时期齐国姓徐的美男子。后作美男子的代称。
逞娇呈美 : 指花草显示出美丽的颜色。
齿如瓠犀 : 瓠犀:瓠瓜的籽。形容牙齿洁白整齐。
鸱目虎吻 : 鸱:鹞鹰,一种猛禽;吻:嘴唇边。形容人相貌阴险凶恶。
齿白唇红 : 牙齿白,嘴唇红。形容面容美。
丑态百出 : 各种丑恶的样子都表现出来了。
愁眉苦脸 : 皱着眉头,哭丧着脸。形容愁苦的神色。
愁眉啼妆 : 愁眉:使眉细而曲折;啼妆:轻轻地擦去目下的粉饰以作啼痕。形容妇女的妖态。
出水芙蓉 : 芙蓉:荷花。刚开放的荷花。比喻诗文清新不俗。也形容天然艳丽的女子。
楚楚动人 : 楚楚:鲜明整洁的样子。形容美好的样子引人怜爱。
春深似海 : 春天美丽的景色像大海一样深广。形容到处充满了明媚的春光。
春暖花香 : 春天气候温暖,百花盛开,花香袭人。
春色满园 : 园内到处都是春天美丽的景色。比喻欣欣向荣的景象。
绰约多姿 : 绰约:姿态优美的样子。形容女子体态的美。
大家闺秀 : 旧指世家望族中有才德的女子。也泛指有钱有势人家的女儿。
淡妆浓抹 : 妆:化妆;抹:抹粉。指淡雅和浓艳两种不同的妆饰打扮。
道貌岸然 : 道貌:正经严肃的容貌;岸然:高傲的样子。指神态严肃,一本正经的样子。
斗艳争辉 : 竞相比赛美丽、焕发容光。
婀娜多姿 : 形容姿态柔和而美好。
蛾眉皓齿 : 蛾眉:像蚕蛾触须似的弯而长的眉毛。修长的眉毛,洁白的牙齿。形容女子容貌美丽。
蛾眉曼睩 : 蛾眉:像蚕触须似的弯而细长的眉毛;曼睩:亮晶晶的转动有神的眼睛。细长而弯的眉毛,炯炯有神的眼睛。形容女子美丽。也指美女。
蛾眉螓首 : 弯弯的眉毛,方广的前额。形容女子容貌的美艳。
二八佳人 : 二八:指十六岁;佳人:美女。十五六岁的美女。
飞阁流丹 : 飞阁:架空建造的阁道;流丹:彩饰的漆鲜艳欲流。凌空建造的阁道涂有鲜艳欲流的丹漆。形容建筑物的精巧美丽。
粉妆玉琢 : 白粉装饰的,白玉雕成的。形容女子妆饰的漂亮或小孩长得白净。也用来形容雪景。
粉白黛黑 : 粉白:在脸上搽粉,使脸更白;黛黑:画眉毛,使眉毛更黑。泛指女子的妆饰。
粉面含春 : 粉面:指女子的脸;含:饱含,充满;春:和颜悦色。女子面容含着春色。形容女子和蔼的面容。
蜂目豺声 : 眼睛象蜂,声音象豺。形容人相貌凶恶,声音可怕。
风华绝代 : 风华:风采才华;绝代:冠绝当世。意思是风采才华为当世第一。
风度翩翩 : 风度:风采气度,指美好的举止姿态;翩翩:文雅的样子。举止文雅优美。
颛顼之虚 : 二十八宿中虚宿的别名。《尔雅·释天》:“顓頊之虚,虚也。”《左传·昭公十年》:“今兹岁在顓頊之虚。” 杜预 注:“顓頊之虚,谓玄枵。” 孔颖达 疏:“北方三次以玄枵为中。玄枵次有三宿,又虚在其中。以水位在北,顓頊居之,故谓玄枵虚星为顓頊之虚
颙颙卬卬 : (1).形容体貌庄重恭敬,气概轩昂。《诗·大雅·卷阿》:“顒顒卬卬,如圭如璋,令闻令望。” 毛 传:“顒顒,温貌。卬卬,盛貌。” 郑玄 笺:“王有贤臣,与之以礼义相切瑳,体貌则顒顒然敬顺,志气则卬卬然高朗。” 三国 魏 刘劭 《人物志·
飘飘拽拽 : 形容飘拂拖带的样子。《红楼梦》第一○九回:“﹝ 妙玉 ﹞拴着秋香色的丝绦;腰下繫一条淡墨画的白綾裙;手执麈尾、念珠。跟着一个侍儿,飘飘拽拽的走来。”
镇神头势 : 即镇神头。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二:“以一着解两征,至今棋谱中传下镇神头势。”参见“ 镇神头 ”。
醉吟先生 : (1). 唐 白居易 的别号。《新唐书·白居易传》:“居官輒病去,遂无功名意……自号 醉吟先生 。” 宋 王谠 《唐语林·赏誉》:“ 大中 末,諫官献疏,请赐 白居易 諡。上曰:‘何不读《醉吟先生墓表》?’卒不赐諡。”
(2). 唐
题目正名 : 戏曲用语。 元 明 杂剧和南戏的剧情提要。通常在结尾处用一联或二联对句,概括全剧主要关目,用末句写出此剧的全名,而此句的末三字或四字多为此剧的简称。如 马致远 《汉宫秋》,其结尾对句是“沉黑江 明妃 青塚 恨,破幽梦孤鴈 汉 宫秋”;又 如
靠身文书 : 指自愿投靠官宦人家充当奴仆而立的卖身文契(有的即使不要身价,也要立文契)。《警世通言·宋小官团圆破毡笠》:“小人们商议,不如教他写一纸靠身文书,方纔妥贴。”
飘风过雨 : 已经过去的风雨。 明 李贽 《初潭集·夫妇一·丧偶》:“回视向者择配之审,合聚之难,苦切之痛,欢乐之极,如飘风过雨,虽影响无復有者。”
镇山太岁 : 喻指强横凶恶之人。《红楼梦》第五五回:“刚刚的倒了一个‘巡海夜叉’,又添了三个‘镇山太岁’。”
髯须主簿 : 见“ 髯鬚主簿 ”。
亦作“髥鬚主簿”。
羊的别称。 晋 崔豹 《古今注·鸟兽》:“羊一名髥鬚主簿。” 明 陈继儒 《珍珠船》卷二引作“髯须主簿”。亦省称“ 髯主簿 ”。 唐 苏鹗 《苏氏演义》卷下:“羊一名髯主簿。”
颜歜抱璞 : 战国 齐 人 颜斶 ,隐居不仕。尝说 齐宣王 礼贤下士, 宣王 悦服,请致弟子之礼,许以富贵。 斶 辞去,愿得晚食以当肉,安步以当车,无罪以当贵。清静贞正以自虞。见《战国策·齐策四》。 颜歜 即 颜斶 。后用以指隐逸生涯。《后汉书·蔡邕传
鹞子翻身 : 武术、杂技身段的一种。谓身体悬空翻转,轻捷如鹞之旋飞。 明 田汝成 《西湖游览志馀·熙朝乐事》:“树长竿於庭,高可三丈,一人攀缘而上,舞蹈其颠,盘旋上下,有鷂子翻身、金鸡独立、钟馗抹额、玉兔捣药之类。”《荡寇志》第七六回:“ 丽卿 得了势
髯鼎升遐 : 典出《史记·封禅书》:“ 黄帝 采 首山 铜,铸鼎於 荆山 下。鼎既成,有龙垂胡鬚下迎 黄帝 。 黄帝 上骑,羣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餘人,龙乃上去。”后以“髯鼎升遐”谓皇帝仙逝。 明 吾丘瑞 《运甓记·发兵助温》:“尀耐宫车晏驾,不得叨陪顾命
额外之人 : 谓超凡得道的人。指出家人。《水浒传》第一回:“这代天师非同小可,虽然年幼,其实道行非常,他是额外之人,四方显化,极是灵验。”
霄光可学 : 典出《尚书大传》卷五:“ 晋平公 问 师旷 曰:‘吾年七十,欲学,恐已暮。’ 师旷 曰:‘臣闻老而学者如执烛之明。执烛之明孰与昧行?’公曰:‘善。’”后因以“霄光可学”指老年犹勤学不倦。 南朝 陈 徐陵 《谢敕赉烛监赏答齐国移文启》:“
鹤山仙人 : 《南齐书·州郡志下》:“ 夏口 城据 黄鵠磯 ,世传仙人 子安 乘黄鵠过此上也。”后因称仙人 子安 为 鹤山仙人 。 明 汤式 《一枝花·黄鹤楼》套曲:“峥嶸倚上流,突兀当雄镇,高明临大道,迢递接通津,从去了 鹤山仙人 ,千载无音信。”
髯须参军 : 羊的别称。 五代 马缟 《中华古今注》卷下:“羊,一名髯鬚参军。”参见“ 髯鬚主簿 ”。
鹤引禽伸 : 指模仿鹤等鸟类屈伸肢体的动作。谓做气功之类。 宋 吴潜 《祝英台近·和吴叔永文昌韵》词:“已深省。添买竹坞千畦,荷漪两三顷。鹤引禽伸,日月嶠壶永。”
嘴乌目吐 : 方言。形容气极的样子。《花城》1981年第5期:“ 刘富贵 气得嘴乌目吐:‘好,你不听我,他疯不死,我--自己怕先疯死了!’”
鹤林玉露 : 笔记。宋代罗大经作。十八卷。主要记述南宋中期的历史掌故和文坛轶闻。《四库全书总目》称“其体制在诗话、语录、小说之间”。书中涉及文人交往,诗文评论资料较多。
黎园子弟 : 泛指戏曲演员。黎,通“ 梨 ”。 清 金人瑞 《效李义山绝句》之四:“黎园子弟百无忧,入殿穿宫上翠楼。要见上皇求迭遍,却逢妃子看梳头。”参见“ 梨园弟子 ”。
飘飘艳艳 : 形容女子体态轻盈优美。《红楼梦》第一百回:“又想起那年唱戏做的 嫦娥 ,飘飘艷艷,何等风致!”
鹤山凤尾 : 琴上部位名。鹤山,一名琴岳,又名临岳,为琴面近琴首一端的弦架。凤尾,一名凤腿,即琴的尾部。《红楼梦》第八九回:“虽不是焦尾枯桐,这鹤山凤尾,还配得齐整,龙池雁足,高下还相宜。”
飘飘漾漾 : 飘飞貌。 刘半农 《瓦釜集·第三歌》:“同看仔一个油火虫虫飘飘漾漾过池塘。”
鹤补朝服 : 绣有仙鹤的朝服。 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入道》:“外九梁朝冠、鹤补朝服、金带、朝鞋、牙笏上。” 王季思 等注:“补是官服前胸及后背用金线绣成的图案,用以区别官品高下的。 明 朝的制度,一品文官绣仙鹤。”
嘴大舌长 : 多话,好搬弄是非。《金瓶梅词话》第七回:“为女妇人家,好吃懒做,嘴大舌长,招是惹非,不打他,打狗不成?”
噪噪切切 : 犹言嘈嘈切切。指弦乐器上大弦和小弦发出的高低不同的声音。 朱自清 《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》:“竞发的喧嚣,抑扬的不齐,远近的杂沓,和乐器的噪噪切切,合成另一意味的谐音。”
黎山老姆 : 即 骊山老母 。道教传说中的女仙。《西游记》第七三回:“ 行者 急抬头看处,原是 黎山老姆 。”
擎拳合掌 : 拱手合十作礼。 宋 史浩 《如梦令·饮妇人酒》词:“容止忒精神,一似 观音 形象。归向、归向,见者擎拳合拳。” 金 董解元 《西厢记诸宫调》卷二:“阶前僧行,一谜地向前哀告,擎拳合掌,要奴献与贼盗。”
擎跽曲拳 : 谓行拜跪之礼。《庄子·人间世》:“擎跽曲拳,人臣之礼也。人皆为之,吾敢不为邪!” 成玄英 疏:“擎手跽足,磬折曲躬,俯仰拜伏者,人臣之礼也。”一说,执笏跪拜并鞠躬。 陈鼓应 今注:“‘擎’,执笏;‘跽’,跪拜。‘曲拳’,鞠躬。” 宋 王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