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鱼登舟 : 为殷亡周兴之兆。同“白鱼入舟”。白鱼入舟 : 比喻用兵必胜的征兆。沉鱼落雁 : 鱼见之沉入水底,雁见之降落沙洲。形容女子容貌美丽。大鱼吃小鱼 : 比喻以大欺小,以强凌弱。冻浦鱼惊 : 指
白鱼登舟 : 为殷亡周兴之兆。同“白鱼入舟”。
白鱼入舟 : 比喻用兵必胜的征兆。
沉鱼落雁 : 鱼见之沉入水底,雁见之降落沙洲。形容女子容貌美丽。
大鱼吃小鱼 : 比喻以大欺小,以强凌弱。
冻浦鱼惊 : 指晋王祥卧冰求鲤事。后为孝亲之典。
濠梁之上 : 濠梁:濠水上的桥。指别有会心,自得其乐的境地。
鸿断鱼沉 : 书信断绝,音讯全无。
马如游鱼 : 形容人马熙熙攘攘的景象。同“马如游龙”。
马如游龙 : 形容人马熙熙攘攘的景象。
鲇鱼缘竹竿 : 比喻上升艰难。同“鮎鱼上竹竿”。
鲇鱼上竹 : 比喻本想前进反而后退。
鲇鱼上竹竿 : 俗说鲇鱼能上竹竿,但鲇鱼黏滑无鳞,爬竿毕竟困难。后以之比喻上升艰难。
鸟惊鱼溃 : 溃:溃散。象鸟惊飞,象鱼溃散而逃。形容军队因受惊扰而乱纷纷地四下溃散。
人心涣散 : 涣散:散漫,松懈。思想不统一。形容人心不齐。
如鱼得水 : 好像鱼得到水一样。比喻有所凭借。也比喻得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很合适的环境。
水到鱼行 : 比喻条件具备,事情就可办成。
吞舟之鱼 : 能吞舟的大鱼。常以喻人事之大者。
王祥卧冰 : 王祥卧冰求鱼以奉母。比喻子女孝顺父母。
为丛驱雀 : 丛:丛林;驱:赶。把雀赶到丛林。比喻不会团结人,把一些本来可以团结的人赶到敌对方面去。
为渊驱鱼 : 原比喻残暴的统治迫使自己一方的百姓投向敌方。现多比喻不会团结人,把一些本来可以团结过来的人赶到敌对方面去。
瓮中之鳖 : 困在瓮中的甲鱼。比喻已在掌握之中,逃跑不了的东西。
卧冰求鲤 : 卧在冰上以求得鲤鱼。指忍苦孝亲。
雄心壮志 : 伟大的理想,宏伟的志愿。
雁去鱼来 : 书信往来。雁、鱼均喻书信。
雁断鱼沉 : 比喻彼此音讯断绝。同“雁逝鱼沉”。
雁行鱼贯 : 雁行:像雁飞时排成有序的行列;鱼贯:像游鱼一个挨着一个地连着。形容许多人排成行列有秩序地行进或做某种动作。
雁杳鱼沉 : 比喻音信断绝。
雁逝鱼沉 : 比喻彼此音讯断绝。亦作“雁断鱼沉”。
衣不解带 : 解带:解开衣带,指脱衣。因事过度操劳,以致不能脱衣安睡。也形容看护病人十分辛劳(多指对长辈)。
鱼书雁信 : 泛指书信。
鱼书雁帛 : 泛指书信。
鱼书雁帖 : 泛指书信。
鱼升龙门 : 比喻举业成功或地位高升。
鱼沉雁杳 : 比喻书信不通,音信断绝。
鱼沉雁静 : 比喻书信不通,音信断绝。
鱼沉雁渺 : 比喻书信不通,音信断绝。
鱼游沸釜 : 鱼在锅里游。比喻处境十分危险,有行将灭亡之虞。
鱼游沸鼎 : 鱼在锅里游。比喻处境十分危险,有行将灭亡之虞。
鱼游濠上 : 表示纵情山水、逍遥遨游。
鱼沉鸿断 : 比喻书信不通,音信断绝。
筛子喂驴 : 歇后语。筛子喂驴,豆必漏下。漏豆谐“漏透”,即用光、穷极之意。 元 秦简夫 《东堂老》第一折:“我如今不比往日,把那家缘过活,都做筛子喂驴,漏豆了。” 元 武汉臣 《玉壶春》第二折:“那厮初来时,使了些钱钞,如今筛子里喂驴,漏豆了。”
竦魂骇目 : 极言惊骇之状。竦,通“ 悚 ”。 明 高攀龙 《三时记》:“从山之右翼,临不测而观之,竦魂骇目,亦天下之一奇也。”
番宿家门 : 轮番宿卫的家族。犹言武世家。 元 李直夫 《虎头牌》第一折:“託赖着俺祖公是番宿家门,哎,你莫因循,便只待人急偎亲。”
程朱之学 : 指 宋 代 程颢 、 程颐 、 朱熹 的理学。《元史·儒学传一·赵复》:“北方知有 程 朱 之学,自 復 始。”参见“ 程朱学派 ”。
硬声硬气 : 形容说话语气生硬。 段荃法 《凌红蝶》:“ 景雷 硬声硬气地说:‘谁也没说不愿给你洗衣服。’”
童养媳妇 : 幼女受人领养,长成为人儿媳者。《儒林外史》第五三回:“立了个儿子,替他讨了个童养媳妇。”亦省称“ 童养媳 ”。 巴金 《坚强的战士》:“他梦到他住在破庙里,一天吃不饱穿不暖,把亲生的女儿送给别人作童养媳。” 冰心 《最后的安息》:“ 惠姑
等无间缘 : 佛教语。四缘之一。亦译为“次第缘”。等,为等同之义。无间,指心及诸心所之前念后念生灭相续,其中无他法间隔。《大毘婆沙论》卷二一:“因缘如种子法,等无间缘如开导法,所缘缘如任仗法,增上缘如不障法。”《俱舍论·分别根品》:“此缘生法,等而无间,
筛寒洒白 : 形容飞雪。 唐 罗隐 《甘露寺看雪上周相公》诗:“筛寒洒白乱溟濛,祷请功兼造化功。”
程式动作 : 戏剧术语。指经过艺术夸张、提炼加工而定型的规范化、格式化的表演动作。如 中国 传统戏曲中人物出场时整冠理髯,哀痛时扬袖,以及大将出征前“起霸”,策马奔驰时“趟马”等。《人民日报》1981.4.25:“优秀的演员……用特有的程式动作来表现人物
等身着作 : 迭起来与身高相等的著作。形容著作之多。 柳亚子 《呈符老宇澄》诗:“等身著作推君健,旷世才名愧我虚。” 茅盾 《化悲痛为力量》:“ 郭老 是诗人,剧作家,文艺评论家,历史学家,考古学家。他的等身著作,是我国文学史,学术思想史的宝贵财富。”参
筛锣掌号 : 敲锣吹号。《醒世恒言·钱秀才错占凤凰俦》:“十餘隻船,筛锣掌号,一齐开出湖去。一路流星砲涨,好不兴头。”
稍长胆壮 : 赌本足,胆子大。《醒世恒言·一文钱小隙造奇冤》:“怎当 再旺 一股忿气,又且稍长胆壮,自然赢了。”亦作“ 稍麄胆壮 ”。《石点头·乞丐妇重配鸾俦》:“ 尊哥 自恃稍麄胆壮,与 公佐 对博,千钱一注。”
等一大车 : 佛教语。佛经中长者平等赐予诸子的大白牛车。等一,同等。《法华经·譬喻品》:“尔时长者,各赐诸子等一大车。其车高广,众宝庄校,周匝栏盾,四面悬铃。又於其上张设幰盖,亦以珍奇杂宝而严饰之。宝绳绞络,垂诸华缨。重敷綩綖,安置丹枕。驾以白牛,肤色充
絣扒吊拷 : 谓剥衣捆绑,酷刑吊打。 元 孔学诗 《东窗事犯》第三折:“臣须是一日无常万事休,不能勾悬牌掛印将君恩受,只落的絣扒吊拷百事有,早难道众臣千秋。”
筌蹏一悟 : 谓从利禄的束缚中觉悟过来。 徐嘉 《论诗绝句》之六:“早岁才名达紫宸,筌蹏一悟弃如尘。”参见“ 筌蹄 ”。
答剌棱登 : 象声词。 清 黄景仁 《十四夜宴程澂江学使者座》诗:“答剌稜登一声歇,楼前惟有茫茫月。”
筒子斤斗 : 一种杂技名。 阿英 《灯市--<金瓶梅词话>风俗考之一》:“‘杂耍’不外是‘队舞’,‘细舞’,‘筒子斤斗’,‘蹬坛’,‘蹬梯’。”
絮酒炙鸡 : 《后汉书·徐稺传》“设鸡酒薄祭” 李贤 注引 三国 吴谢承 《后汉书》:“ 稺 诸公所辟虽不就,有死丧负笈赴弔。常於家豫炙鸡一隻,以一两緜絮渍酒中,暴乾以裹鸡,......以水渍緜使有酒气,斗米饭,白茅为藉,以鸡置前,醊酒毕,留謁则去,不
紫阳书法 : 南宋 朱熹 与其门人据 司马光 《资治通鉴》、《举要历》和 胡安国 《举要补遗》等书,撰《通鉴纲目》一书。意在用《春秋》笔法“辨名分,正纲常”。《资治通鉴》对 三国 史事,据 曹魏 纪年, 朱熹 改据 蜀汉 纪年,以宣扬正统观念。 朱熹
紫微舍人 : 唐 宋 中书舍人的别称。 宋 范仲淹 《祭谢舍人文》:“谨致祭于故紫微舍人 希深 谢公 之灵。” 宋 蔡絛 《铁围山丛谈》卷一:“有 孙宗鑑 者,时为紫微舍人。”
答剌花赤 : 蒙古语音译词。官名。意为镇压者、制裁者、盖印者,转而有监临官、总辖官之意。或译为“达鲁花赤”。《元代白话碑集录·一二四五年鄠县草堂寺阔端太子令旨碑(二)》:“天地气力里 阔端 太子令旨,道与 猪哥 、 胡秀才 ……并其餘大小答剌花赤管民官,
絮絮答答 : 犹言唠唠叨叨。 元 王实甫 《西厢记》第三本第三折:“一箇悄悄冥冥,一箇絮絮答答。”
紫明供奉 : 对琉璃灯的拟人称呼。 宋 陶穀 《清异录·紫明供奉》:“上( 唐 武宗 )独映琉璃灯笼观书。久之,归寝殿, 王才人 问官家:‘今日以何消遣?’上曰:‘緑罗供奉已去,皂罗供奉不来,与紫明供奉相守,熟读《尚书·无逸篇》数遍。’”
紫袍金带 : (1).石砚名。
(2).菊花名。《广群芳谱·花谱二七·菊花一》:“紫袍金带。一名紫重楼,又一名紫綬金章。”
(3).古代高官的朝服。
紫阳真人 : 道家传说 汉 周义山 ,字 季通 , 汝阴 人,入 蒙山 遇 羡门子 ,得长生要诀,白日升天,号 紫阳真人 。见 明 胡应麟 《少室山房笔丛·玉壶遐览二》、《云笈七籤》卷一○六。亦泛指仙人。 唐 李白 《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》诗:“紫阳
紫盖黄旗 : 紫盖、黄旗,均指现于斗牛之间的云气,古代术士以为帝王符瑞。《三国志·吴志·吴主传》“以太常 顾雍 为丞相”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吴 韦昭 《吴书》:“以尚书令 陈化 为太常……为郎中令使 魏 , 魏文帝 因酒酣,嘲问曰:‘ 吴 魏 峙
紫阳书院 : 紫阳 ,山名,在 安徽省 歙县 城南。 宋 代 朱松 曾读书于此。其子 朱熹 迁居 福建 崇安 后仍牓其读书室为紫阳书室。后人在 歙县 建紫阳书院, 元 人 方回 有《紫阳书院记》。
缾竭罍耻 : 语本《诗·小雅·蓼莪》:“缾之罄矣,维罍之耻。”罍、缾皆盛水器,罍大而缾小。罍有水而缾已空,谓不能分多予寡。后多用以指因未能尽职而心怀愧疚。亦用以比喻与彼方关系密切,若不救助,深以为耻。 宋 苏轼 《论河北京东盗贼状》:“至於京东,虽号无
缉缉翩翩 : 形容交头接耳、花言巧语。《诗·小雅·巷伯》:“缉缉翩翩,谋欲譖人。” 高亨 注:“缉,通‘咠’,附耳私语也;翩,读为諞,花言巧语。”《北史·魏广阳王深传》:“復令臣兄子 仲显 异端讼臣,缉缉翩翩,谋相诽谤。”
缕缕行行 : 方言。成群结队。形容很多。《中国民间故事选·义和团的故事》:“从 龙河 北过来许多逃难的老老小小,缕缕行行地打 皇龙桥 上过河。” 梁斌 《红旗谱》一:“一群群,一伙伙,缕缕行行走了来。” 浩然 《艳阳天》第一○三章:“男男女女,老老少少,